一、潞玉1611 亩万株不倒伏不空杆 1、审定情况:参加东华北中晚熟区绿色通道试验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生育期128天;需有效积温2750℃左右; (2)植株特征:株型清秀,通风透光,株高260厘米,穗位高105厘米。果穗筒型,穗长23.5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果穗均匀,结实性好。 (3)抗倒性好、抗逆性强:茎秆韧性强,抗倒性好,耐密性好,万株不空秆,抗逆性强;适宜机械化粒收作业。 3、栽培要点:春播亩留苗4500株/亩。 4、适宜区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区。
二、潞玉1403 省工省心不分蘖棒大粒深好卖粮 1、审定情况:山西省中晚熟区域试验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在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27天,需有效积温2750℃左右; (2)植株特征:顶土能力强,苗全苗齐苗壮,无分蘖,省时省工,减少养分消耗。株型半紧凑,呈宝塔形,节间拉开,利于通风透光、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;株高270厘米,穗位高110厘米左右。果穗筒型,穗长23.2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出籽率达88.6%, (3)抗倒性好、抗逆性强:抗倒伏,抗丝黑穗病、穗腐病、叶斑病,适应性广。 3、栽培要点:春播亩留苗4000株左右。 4、适宜区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区域。
三、潞玉50号 矮秆抗倒不穗腐 1、审定情况:晋审玉2013017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在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出苗至成熟125天,需有效积温2750℃左右。 (2)植株特征:苗期无分蘖,株型半紧凑,株高270厘米,穗位高100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;果穗中间型,穗长23~24厘米,穗行数16~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百粒重37克,果穗均匀脱水快; (3)抗逆性强:抗大小斑病、抗穗腐病。 (4)品质分析结果: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,容重776克/升,粗蛋白10.06%,粗脂肪3.74%,粗淀粉72.86%。 3、栽培要点:春播亩留苗4000株左右 4、适宜区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
四、潞玉36 红轴秆低产量高 1、审定情况:国审玉2013005;晋审玉2012009;甘审玉2015024; 陕审玉2015005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在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生育期128天,需有效积温2750℃左右; (2)植株特征:苗势旺,出苗整齐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75厘米,穗位高110厘米。果穗筒型,穗长24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籽粒容重792克/升,出籽率达89%,果穗均匀,结实性好。 (3)抗倒性好、抗逆性强:次生根发达,抗倒性强,抗丝黑穗病和大、小斑病,耐旱适应性广。 (4)品质分析结果: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,容重792克/升,粗蛋白8.63%,粗脂肪4.05%,粗淀粉75.64%。 3、栽培要点:春播亩留苗4000株左右。 4、适宜区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
五、先行1658 秀外惠中粒收品种一枝花 1、审定情况:宁审玉2015014;2016山东省通过审定,参加山西省南部复播区 引种试验、河南省生产试验。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在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25天左右,积温2750℃左右,较对照先玉335早熟1天。在黄淮海夏播区夏播生育期102天,较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,属春夏兼适型玉米品种。 (2)植株特征:该品种植株清秀,节间拉开;株高291.4cm,穗位高98.3cm,果穗筒形,穗长22~25cm,穗行数16~18行,行粒数36.1粒,单穗粒重213.6g,百粒重34.5g,出籽率88.3%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马齿型; (3)抗倒性好、抗逆性强:茎秆韧性强,适宜粒机直收;高抗茎腐病,抗大、小斑病。 (4)品质分析结果:2014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:容重775g/L,粗蛋白质8.10%,粗脂肪3.47%,粗淀粉76.27%,赖氨酸0.28%。 3、栽培要点:夏播亩留苗4500-5000株/亩,春播亩留苗4000株/亩。 4、适宜区域:东华北、西北中晚熟春播区;黄淮海夏播区。
六、禾田4号 早熟种品质优谁与争锋 1、审定情况:黑审玉2013024 2、特征特性: (1)生育期:在东华北早熟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17天左右,需≥10 ℃活动积温2300 ℃左右。 (2)植株特征:该品种株高270 cm,穗位高100 cm。果穗圆筒形,穗轴红色,穗长22 cm,穗粗5.5 cm,穗行数14~16行,籽粒半齿型、黄色,百粒重32.6g。 (3)品质分析结果:容重746~774 g/L,粗淀粉73.53 %~75.03 %,粗蛋白9.39 %~9.60 %,粗脂肪3.90 %~4.26 %。 (4)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:大斑病3级,丝黑穗病发病率6.1 %~11.6 %。 3、栽培要点:春播亩留苗4000株左右 4、适宜区域:在东华北早熟区有效积温在2300-2500℃区域种植, 山西区域有大同、朔州、吕梁、阳泉、长治、晋城的早熟区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