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疫情 保春耕——如何选种听我说
风雨同行 共克时艰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朝闻天下》报道,立春过后,多地陆续进入春耕和备耕期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目前,全国春耕生产将由南向北陆续展开。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,要确保物流渠道畅通,有序推进备春耕。
种子运输确保了,到买种子的时候农民朋友就比较发愁,由于市场上鱼龙混杂,各种包装的种子令人难以辨别,那么到底如何分别真种子,防止买到假种子呢??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。
首先我们先来看看《种子法》是怎样对假种子规定的,《种子法》规定以下五种情形为假种子:

这里边的五种情况对于农民而言,自行鉴定的可能只有第三点和第五点,其它的很难凭借眼力鉴定,那么如何才能防止买到假种子呢?
(1)这些企业内部管理严格,有成熟的种子生产流程,并严格控制各生产环节,对不合格种子都会严格处理,不允许一粒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。

(2)国家级、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对这些企业都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、严格的抽查、检查,对检查结果都会作公平公正的公布,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项,轻者要求限期整改,重者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,或取消生产经营资格,这个风险比生产假种子、不合格种子更大。所以说购买种子时最好选择知名品牌企业的种子,当然他们的种子可能相对价格要高,但比买到假种子耽误一年收成代价小的多。
(1)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审定编号(国审或省审)、生产经营许可证号、纯度、净度、芽率、产地、生产日期及适宜种植区域是否包括你的所在地等信息。
(2)核对内外标签:查看种子包装内外标签是否相符,如果不符那也值得怀疑。(3)购买时一定要索要发票,并保存好,以利后期维权。(4)播种后要保留种子包装袋、种子标签,有可能的话封存一些种子样品 ,以利后期维权。
不要轻信以科技下乡之名推销的种子(当然也有真正的科技下乡种子),更不要为了省钱购买便宜的散装种子。
另外,购买到种子后,播种时最好不要把几个品种混在一起播种,这样即使是假种子,也会增加田间鉴定的难度。